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节后开市以来央行提供1.7万亿元短期流动性
本篇文章954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淇
4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的情况。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会上表示,面对COVID-19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巨大影响,央行迅速采取行动,积极应对疫情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支持扩大内需,帮助恢复生产,确保就业。
据刘国强介绍,央行已出台一系列措施,为疫情防控、恢复工作和生产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金融服务。一是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开放后,央行提供了1.7万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在年初RRR降息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元的基础上,央行3月份释放了5500亿元长期资金,用于发放普惠领域的贷款。
第二,为再融资和再贴现提供准确的支持。央行设立了3000亿元的防疫专项再融资,其中一半以上投资于中小企业。财政贴息后,小微企业承担的利息成本低于1.3%。此外,央行还将再融资再贴现额度提高了5000亿元,并将支农小额再融资利率从原来的2.75%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央行使用低成本包容性资金支持重点地区的中小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
三是引导贷款利率下调。3月30日,央行反向回购操作的中标率再次下降了20个基点,今年以来又下降了30个基点。
第四,金融体系要统筹兼顾,督促大型国有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政策性银行实施专项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服务基层,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
刘国强指出,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似乎是显著的,m2和社会融资的规模基本匹配,略高于名义gdp的增长率。在实体经济没有完全恢复工作和生产的背景下,新增贷款创新高,中小企业融资量增加,价格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中心整体下移,人民币汇率运行相对平稳,外部金融风险影响得到有效防范。
刘国强表示,在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度性。坚持底线思维,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周期性变化,把握政策着力点和节奏,把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货币政策总量和反周期的调整,同时处理好稳定增长、风险防范和通胀控制的关系,使m2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基本匹配,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实施多种对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强国际合作,多渠道做好预期导向。
(张明福乔传川主编)
标题: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节后开市以来央行提供1.7万亿元短期流动性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10862.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