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百强房企新增土地货值超万亿元 超三成房企未拿地
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立新
如果时间追溯到一年前,去年年初,房企掀起了抢地囤货的热潮。今年很不一样。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初以来的两个月中,土地市场整体投资趋势较为谨慎,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逆市抢地”,部分区域性房企增持头寸。
据Cree Real Estate的研究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前100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下降15%,今年仍有30%以上的企业没有拿到土地。据凯瑞介绍,由于疫情期间销售额大幅下降,前100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节奏和投资力度大幅放缓。预计土地市场将迎来“小羊春”疫情后,但很难看到土地王的浪潮在去年第一季度。
前十大房企的土地收购金额为1413亿元
春节过后,许多城市一度按下了土地出让的“暂停按钮”。然而,自从北京鼠年第一次拍卖的第一天就卖出了80亿元以来,全国各地的土地市场纷纷开放。
从土地出让城市来看,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投资的重点,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土地交易增长强劲。2020年前两个月,中国前十大城市的土地总成交量为2567亿元,比去年增长0.08%。其中,北京以673亿元的总营业额排名第一,上海和杭州分别以619亿元和370亿元的总营业额排名第二和第三。
“从全国100强房企的征地金额列表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杭州的房企都在积极征地,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一些着眼于区域发展的房企更果断,敢于在土地市场的低温下补位。而土地交易费率大多低于50%的警戒线。”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向《证券日报》提供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香港置地、绿城置地、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交集团等10家房地产企业共收购土地1413亿元。土地收购支出的第二梯队是融创、中粮控股、钟君等房地产企业,土地收购金额在50亿至90亿元之间。
“2020年初,COVID-19的突然爆发将对各行各业带来一定的影响,部分城市的地面发射将放缓或暂停。受此影响,房地产公司正面临着销售压力带来的财务约束,他们在投资土地收购方面更加谨慎。不过,在这个时候,对于一些资金充裕的房地产公司来说,现在是积极补仓或“赶超”的好时机。”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宇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住房企业土地储备的规模和结构不断加大对业绩的影响,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前30家住房企业赢得了近70%的土地价值
黄宇表示,今年年初的土地储备状况正在重塑未来房企的竞争格局。
根据Cre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两个月,前100家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总价值超过1万亿元,门槛值为23.8亿元。总体而言,不到20%的房地产企业收购金额超过200亿元,仅绿城、华润和绿地就增加了400多亿元,价值排名前三。然而,绝大多数企业几乎“暂停”投资,其中不到30%的企业在一个月内占用了超过10亿元的土地。此外,自年初以来,超过30%的企业没有获得土地。今年2月,象升、合景泰富和首创置业等房企没有新的土地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优势依然显著,66%以上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出售前30家企业获得的。从各梯队收购土地的态度来看,前10名房企和第二梯队的态度明显不同:前10名房企的销售集中度超过50%,在整体楼市低迷时销售能力突出,而第二梯队房企则借机“补粮”。
凯瑞认为,逆向“抢地”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资金雄厚、融资成本低的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积极抢地;第二类是区域内房屋企业逆势增仓;第三类是本地企业和中小住宅企业,集中在该地区的深度培育,如湖南龚建和德信。
关于市场的发展前景,克里表示,在政策支持和供应方的沉重打击下,土地市场很可能迎来一个“小峰”,供房企在疫情过后补仓。
“疫情过后,地方政府可能会增加土地供应。对于现金流较好的房企来说,这是一个补货的好时机,也是一个超越市场的好机会。”兰德咨询(RAND Consulting)总裁宋延庆向《证券日报》表示,到那时,以销售收入为主的中小房企将更加困难,现金流充裕的房企将成为赢家。
标题:年内百强房企新增土地货值超万亿元 超三成房企未拿地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12963.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