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亏损额度收窄,扭亏为盈成为最大障碍
本篇文章3983字,读完约10分钟
3月29日,作为全球三大汽车相关巨头之一的lyft,在没有优步和滴滴的情况下,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汽车相关网络领域的第一股。上市当天,lyft的股价迅速上涨,首次公开募股认购超出了公司的预期。不幸的是,仅过了一天,股价就暴跌。据cnbc数据库统计,lyft的市值从230亿美元的峰值跌至196亿美元,这也令资本市场感到意外。
作为一只备受外界关注的独角兽,lyft上市后的第一份财务报告自然不低。5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新财务报告。根据这份财务报告,其收入、净亏损和拼车业务收入保持同比增长。然而,由于lyft仍处于亏损阶段,受财务报告的影响,lyft的股价在下班后波动更大。
优步和滴滴表示,它们计划今年上市,未来对lyft来说将更具挑战性。对lyft而言,一旦其业务没有建立足够强大的优势,其股价在未来自然不会稳定。通过解读其新的财务报告,美国股票研究协会或许能够让外界知道,上市第一的lyft正面临着一个实际上并不十分稳定的局面。
lyft上市后,第一份财务报告的损失金额缩小了。由于财务报告的丢失,股票价格下跌了很多
上市前,lyft发布了招股说明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近年来的收入。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的收入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2018年的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103%。Lyft还透露,该公司2016年的毛利率为23%,到2018年翻了一番,达到46%,长期毛利率将达到70%。
就亏损而言,自2012年成立以来,lyft已连续六年亏损,而且亏损还在扩大。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的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s 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Lyft在2018年亏损9.11亿美元,成为美国初创企业ipo头12个月亏损最多的初创企业。根据之前的招股说明书,lyft确实面临巨大的利润压力。
Lyft本季度的收入为7.76亿美元,同比增长95%,高于华尔街预测的7.385亿美元。主动旅客人数2050万,同比增长46%,每名主动旅客收入37.86美元,同比增长34%,同比增长28.27美元。
另一方面,公司一季度净亏损也大幅上升至11.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34亿美元增长386%。第一季度调整后的每股亏损为9.02美元,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的每股亏损1.81美元。财务报告指出,主要原因是8.59亿美元的股票薪酬,这与公司3月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有关。调整后的亏损为2.1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略有收窄,好于分析师预测的调整后亏损2.74亿美元。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收入为8亿至8.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822亿美元;年收入为32.7-33亿美元,也高于32.6亿美元的市场预期。
ly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表示,作为一家新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是重要一年的强劲开端,我们的业绩受到网络和多模式平台需求增长的推动,主动驱动因素的数量同比增长46%,收入同比增长95%。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仍处于交通运输共享服务长期转型的早期阶段。
根据这份新的财务报告,lyft上市后的第一份季度报告数据强劲增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由于本季度的收入和第二季度的收入指引好于市场预期,lyft的股价在当天收盘后上涨了6%以上,但由于严重亏损,股价趋势随后转弱,截至发布时,据报道股价为58.32美元,下跌了1.72%。许多投资机构仍然不相信lyft能将亏损转化为利润。在美国股票研究所看来,就盈利能力而言,它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Lyft的亏损状况加深了投资者的不信任。影响未来收入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
根据lyft的股价表现,上市后整体股价走势并不理想,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其损失仍有很大的不信任。对于lyft来说,何时解决利润问题的确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客观来说,短期内它可能仍处于亏损阶段,有几个主要因素可能会影响其业务收入。
首先,除了仍然面临亏损,lyft还面临来自优步的竞争压力
从lyft这次发布的财务报告来看,亏损仍然是它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与之前的亏损相比,lyft本季度的亏损略有收窄,但一旦它无法盈利,自然会加深投资者对它的不信任。尽管近年来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必须说优步仍占据着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优步目前占据了美国旅游市场的68.5%。尽管不同机构的统计数据有所不同,但lyft在市场中的分量仍然可见。
现在,优步已经正式提交了ipo申请,并将于本周五登陆资本市场。对lyft而言,尽管它赢得了首个在线汽车份额的头衔,但优步在市场份额和业务发展方面仍占据上风。随着优步和滴滴的上市日期临近,lyft的竞争压力将会增加。目前,几家主要的网络汽车巨头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成本来抢占市场。为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业务增长,lyft肯定会给予更多的补贴和精力来与之竞争,而且它还将面临某些财务挑战。
其次,莱夫特在美国和加拿大拼车业务的增长率将会放缓,进入海外市场并不容易
目前,lyft主要专注于美国市场,但它在2017年推出了加拿大业务。然而,在美国市场,它确实面临着竞争对手优步的竞争,美国市场的增长在未来肯定很难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果一个公司想扩大规模,它必须增加投资,进入海外市场应该被视为一个替代方向。
随着网络汽车模型在世界各地的普及,许多领域已经被其他竞争对手占据。在东南亚,grab已在八个国家开展业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在南美,99和易捷是最大的。在澳大利亚,你可以拼车。在印度,奥拉卡布无所不能。在欧洲,你也有几个应用程序,比如我的出租车。凯雷姆在中东、非洲和东亚拥有一个有趣的市场,上月被优步收购。
对莱夫特来说,将海外业务扩展到张之路将耗资巨大。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地区已经进入市场,它必须作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它想抓住市场份额作为后来者。对于lyft来说,如果平台上的商业模式没有竞争力,这意味着lyft的全球扩张不会这么简单。
第三,尽管无人驾驶汽车被认为是一项可以一举将lyft转化为利润的业务,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仍不现实
Lyft拥有拼车业务、共享自行车和踏板车,自动驾驶也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去年,莱夫特购买了伦敦的初创公司蓝色视觉(Blue Vision),并准备使用他们世界上第一个增强现实云平台自动驾驶技术来制造弗莱的自动驾驶汽车。尽管其意图非常美好,但事实上,如果要真正商业化,自主驾驶将面临长期考验。
尽管制造商过去很乐观,但现在也很谨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要看到第一辆真正无人驾驶的汽车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尽管如此,它可能被证明是乐观的。目前,虽然lyft在自主驾驶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处于投资研发阶段。在未来,它肯定会投入大量资金来做这项业务,而且没有确切的时间,它将带来商业上的实现。
除了烧钱的考验,lyft还面临来自自动驾驶领域巨头的竞争。谷歌的waymo(谷歌)和特斯拉(特斯拉)被普遍认为在自动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将来,如果他们也推出类似的优步或lyft应用,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在自主驾驶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他们做得好,lyft的发展前景将被削弱。
Lyft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就其本身而言,更现实的问题是,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优步,即使它未来顺利上市,它的许多弱点也不会减少太多,尤其是在市场扩张和业务多元化方面。未来lyft应该如何改进其业务?
网络汽车巨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lyft需要提高其业务竞争力来参与竞争
此前,高盛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30年,拼车服务的总目标市场可能高达2850亿美元。如果从市场总销售额中扣除30%的佣金,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将获得约770亿美元的收入。未来Lyft拼车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拼车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lyft也需要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统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资本市场已经向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注入了5000多亿美元。这只是个开始,市场预测未来汽车制造和共享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最重要的是,拼车公司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这对自驾车出租车非常有价值。未来,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技术巨头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lyft将增加数据资源,整合技术巨头的技术、硬件和软件生产能力,实现双赢。
随着北美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扩张仍将是lyft未来的一个选择。尽管海外扩张将使lyft面对每个国家和每个城市,但该公司必须再次投资:向司机推广、向客户推广、向一个又一个城市推广。然而,事实上,这是所有网络汽车公司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并且有必要获得市场前提投资。对于lyft来说,找到一种降低未来运营成本的方法,以及如何入乡随俗,更适合当地用户的需求,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lyft在分享自行车、踏板车和自动驾驶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在未来的其他业务中仍需要一些新的尝试。如果你想跨境发展,lyft不需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与行业巨头竞争。或许它也可以尝试与巨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有可能积极寻求酒店、外卖等行业巨头的深度合作。
从lyft目前的增长率来看,它在美国的市场竞争远未结束,如果它想继续争夺优步的市场份额,它需要花更多的钱,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如果你想进入海外市场,你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你能否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关注,取决于lyft的收入能力。
标题:Lyft亏损额度收窄,扭亏为盈成为最大障碍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22841.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