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推进注册制改革是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
本篇文章1133字,读完约3分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肖钢在第三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发表了讲话
我们的记者杜玉萌
“注册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聪明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解决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以避免监管当局的过度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12月27日,在《证券日报》举办的第三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
随着科委正式试点注册制度,业内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既然实行了股票注册制度,为什么要严格审查股票发行,这与审批制度有什么区别?
肖钢认为,注册制度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审计机制。与审批制度相比,其审计理念、文化和方法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发行股票和筹集资金时,只要不侵犯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企业是否可以发行,何时发行以及以什么价格发行,都应由企业和市场决定。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证券监管机构调整节奏、控制价格、控制IPO规模的审批制度范式。
第二,注重信息披露,监管当局应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监管者的需求,这样企业就可以在不判断企业资产质量和投资价值的情况下,披露足够和必要的投资决策信息。
第三,让所有市场参与者回到他们的职责上来。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承担信息披露的责任,投资者自担风险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从根本上消除了监管者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而成为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有利于促进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增强市场主体选择、判断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第四,实行宽进严管。登记制度以加强监管和执法为基础,监管部门侧重于事件期间和之后的监督,严厉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肖钢认为,推进登记制度改革不仅涉及股票发行,还涉及重建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牵着鼻子走”的工程,可以带动和推动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改革。不推进登记制度,就难以实施退市制度和证券监管制度的变革。如果我们不推行登记制度,我们将严厉惩罚违法行为,将难以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将难以在付诸行动中保护投资者。总的来说,推进登记制度改革是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的制度和体制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全球角度来看,登记制度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最佳模式。各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条件实行登记制度,从历史背景、发展阶段、法律制度、监管执法水平和投资者结构等方面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分配制度。换言之,登记生产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市场导向机制,是一个逐渐成熟的动态过程。”肖钢认为,在中国实施登记制度,不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还要照搬。必须积极、稳步、循序渐进地推进。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应该完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登记制度。
(编辑上官门罗)
标题:肖钢:推进注册制改革是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40009.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