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商业信息网是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涵盖了国内外的新闻、生活、汽车、财经、科技、房产、教育、体育资讯,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来源:环球商业信息网作者:罗晓宇更新时间:2020-08-27 13:10:02阅读:

本篇文章1184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首批企业的验收和预披露,这标志着在过去六个月里非常受欢迎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已经开始实施。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公开讲话到实施只需要半年时间。由此可见,科技局是国家战略层面上对中国创新型企业最真诚、最高效的支持,也显示了国家领导层将中国经济转化为创新型科技动能的决心。然而,随着第一批科技股企业的预披露和近期许多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笔者发现国内舆论似乎有所偏颇,特别关注该公司的R&D投资,但大多数文章并没有从本质上分析该指标与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业趋势的必要相关性。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R&D投资优质企业的比例普遍较高

今年两会期间,Xi总书记也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不可能靠化缘,只能靠自力更生。事实上,任何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以华为为例。2017年,华为的研发支出达到897亿美元,占华为全球年收入的14.9%,也是全球第三大研发投资企业。华为甚至表示,未来10年,华为的研发支出将以每年20%-40%的速度增长,这是华为确立核心优势的关键。

笔者还粗略梳理了国内a股上市公司,发现R&D投资的大部分优质企业占了近10%的收入。从这些愿意下大力气投资研发的公司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以下信息:第一,公司的现金流是稳定的,R&D的推广不是太激进;第二,公司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其次,公司管理层有明确的战略和进取精神,希望在行业中占据先发优势。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然而,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内改革创新企业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痛苦转型时期。一方面,要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另一方面,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和抓住行业机遇,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与传统创业相比,核心创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周期将更长,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短期绩效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这些企业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资本市场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科技股的估值不能只看短期表现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电气化和智能化是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所有国家都在大力投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培养世界上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近日,德国工业联合会透露,德国汽车工业将在未来三年投资近600亿欧元(约合4563.8亿元人民币)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国内许多汽车制造企业响应国家战略布局要求,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通过重新吸收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努力寻求智能化电气改造,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角落超车”。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有“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因为大量的R&D投资不仅会在短时间内给公司的财务报表带来光明的数据增长,还可能造成急剧的下行压力。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例如,全球电动汽车的代表企业特斯拉(Tesla)审阅了2016-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损失分别为7.7亿美元、22.4亿美元和10.6亿美元;R&D的投资额分别为8亿美元、13.8亿美元和14.6亿美元。正是这些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数据造就了特斯拉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也需要反映和总结中国的舆论导向和资本市场。

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笔者认为,对创新型企业的估值不应该只看业绩,而是在产品大规模生产之前,R&D投资就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即资本化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以及费用化的R&D投资。在作者看来,这些是宝贵的财富,而不是企业的负担。投资越大,企业形成技术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就越大,未来的机会也就越多。从战略上推出科技创新板的国家战略,允许亏损企业在科技创新板上上市,这正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需要,科技创新板的试点效应未来必将波及a股上市公司。

标题:创新驱动未来,核心技术不能论斤卖两?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20798.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