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华冠荣获工信部生产资质 新能源造车“双认证”“前途”在望
本篇文章1644字,读完约4分钟
4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30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由汽车设计成功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华冠”)全资子公司赫然上市。这表明,继2016年10月率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三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后,长城华冠已成功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新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正式通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两个“门槛”。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资质和能力已经得到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第一款产品“Future k50”已准备好进行大规模生产。
未来的汽车工厂按计划平稳地生产汽车,克服政策障碍
据公开信息,长城华冠是继北汽新能源、杜云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郅都和长江汽车之后,第六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资质的汽车公司。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5家企业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但只有6家企业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质。
相比之下,NDRC审批和MIIT准入检查各有侧重。与NDRC注重企业的R&D经验、R&D能力、财务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1月16日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重点考察了四大流程、制造条件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准入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准入审查涉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和产品安全保证能力四大项17个条款。
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长城华冠凭借其自主创新研发精神,掌握核心技术的生产能力和轻量化创新生产流程,在上述全面覆盖下,能够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极其严格的资质审查。归根结底,“技术力量”是制造汽车的最后一个词。
长城华冠的特色和重点——先进创新示范新能源汽车生产厂
近年来,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野蛮增长”时期,市场上涌现出许多观点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目前,随着优惠政策热潮的消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争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工厂建设、产品研发、专利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
与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寻找其他制造商承包或“修理改造”传统车间相比,长城华冠苏州未来汽车厂从最初建设就被“量身定做”为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一个先进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示范工厂。
未来汽车苏州工厂占地357亩,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碳纤维生产车间、铝合金车身焊接车间、预装配车间、总装车间和整车立体库等。采用Mes生产执行制造系统,以先进的柔性制造系统和精益生产管理思想为支撑,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利用数字R&D和制造模拟技术指导实体工厂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参数化过程仿真+工厂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otd(准时交货)交货过程的可视化,实现了未来工厂工艺车间生产线的信息化和透明管理,实现了面向工业4.0的智能制造。
2017年12月,长城华冠未来汽车厂和苏州沃尔特斯电池盒厂的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产品正式进入量产的上市前测试阶段。有了这样创新的工厂建设和精细的生产技术,长城华冠的专业精神和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专注可见一斑。
高端制造技术创新独角兽长城华冠整个产业链布局走向1000亿市场
自2003年成立以来,长城华冠在R&D汽车技术和项目开发管理方面积累了15年的经验,拥有一支庞大而稳定的技术团队,在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除了不断优化汽车设计业务,长城华冠还同时在R&D部署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链。通过自主研发,我们掌握了电池盒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电动汽车轻量化等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获得了近8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到目前为止,长城华冠三大核心业务同步发展的道路已经清晰。通过“汽车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制造”的闭环产业链,长城华冠拟依托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布局,打造智能汽车旅游服务提供商,进入十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8年,未来的k50量产即将推出,长城华冠的三大核心业务将同时实现收入。在广阔的市场空空间、雄厚的技术支持和雄厚的生产能力保证下,长城华冠的业务发展和业绩增长是有望的。
未来,长城华冠将以电动汽车监控平台的车辆联网服务为基础,致力于通过车辆联网大数据的强大支持和服务业务网络的聚合,实现人、车、生活的互动,掌握客户流量入口,实现基于“互联网加”模式的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代表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高增长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独角兽,长城华冠目前65亿的估值水平仍让空.有很大的想象力
标题:长城华冠荣获工信部生产资质 新能源造车“双认证”“前途”在望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47875.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