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商业信息网是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涵盖了国内外的新闻、生活、汽车、财经、科技、房产、教育、体育资讯,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来源:环球商业信息网作者:贺子圆更新时间:2020-08-14 08:23:02阅读:

本篇文章8274字,读完约21分钟

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投资者应该还记得,5年前的6月13日,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下,前一年一直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的深圳和上海,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悬崖式”暴跌。上证综指从2015年6月中旬的最高点5178.19点跌至2016年1月的2638.3点,8个月内下跌了一半。从那以后,a股持续了四年多的熊市。从2016年1月至今(截至2020年6月10日),上证综指在过去四年的累计涨幅为-16.82%,远远落后于同期gdp(国民生产总值)的累计增长率45%左右和国内综合价格指数10.5%左右。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10日,2439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2015年6月的最高价,占同期2729家上市公司的近90%。其中,2208家公司的股价较五年前的最高价下跌了30%,约占总数的80%;1840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不到五年前最高股价的一半,约占总股价的三分之二;就连941家公司的股价也比五年前的最高价下跌了70%,约占总股价的三分之一。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过去五年,290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均超过了2015年牛市高峰时的水平,仅占同期上市公司总数的10.6%。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每年4%的市场无风险利率和五年内20%的市场无风险利率,在过去五年里,只有218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率。也就是说,过去五年的累计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同期拥有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仅占同期上市公司总数的7.99%(以上数据不包括2015年6月以后新上市的公司)。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同时,在过去五年中,机构投资者获得正回报的比例高于个人投资者。在2015年6月已投入运营的922种股票型公募基金产品中,262种基金产品的当前净值超过了5年前市场高峰期的水平,占28.4%,而同期个人投资者实现利润的比例不到10%。另据报道,2019年,正回报的公共基金产品数量占所有公共基金产品的99.8%,而同期正回报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所有个人投资者的60%。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总体差距显而易见。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深入分析导致零售亏损的六大“思维陷阱”

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在过去的五年里“伤痕累累”,但他们仍然期待着未来在股市赚钱。资本市场最大的魅力在于,作为一个极其巨大的资本游戏场所,总会有新的、无限的机会。

面对未来的新机遇,我们是应该坚持过去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做法,继续做一个又一个的“韭菜”,还是应该反思过去不合理的交易理念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从而有效地实现资产增值,把股市变成我们未来的“提款机”?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我们能看到过去多久,我们能看到未来多远。笔者在a股投资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由于思维方式的错误,在股票市场上长期遭受损失。像许多投资者一样,他一直在反复“切韭菜”。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笔者逐渐反思并纠正了错误的投资思维,在身边一群朋友的引导下,逐渐成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和巴菲特“价值投资哲学”的忠实信徒。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过去五年(2015年8月24日至2020年6月10日),贵州茅台股票累计收益率为863.03%,在同期2772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同期,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市场指数分别上涨-16.08%、-4.76%、12.54%、-7.11%和-5.98%。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能够长期牢牢持有贵州茅台等优质公司的股票,并不完全是运气。它是市场在确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后给予价值投资者的肯定和礼物。

今天,笔者想以自己的投资经验,特别是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导致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股市中赔钱的六个“思维陷阱”。笔者认为,即使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不具备专业机构群体研究的优势,只要他们能够防范这些“思维陷阱”,他们就会像我们一样,逐渐告别被反复“砍韭菜”的悲惨命运,获得满意的投资结果。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思维陷阱”之一:“羊群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为从众心理,在经济学中经常被用来描述经济个体跟随从众和跟随趋势的现象。从根本上说,人类是从古代的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它们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原始蛮荒时代以来形成的从众心理是根深蒂固的:相对弱势的个体总是选择与他人合群以寻求更高的生存概率,并做出与周围大多数人相同的判断和行动,这是人类本能的自然反映。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在股票市场投资中,投资者往往会有“羊群效应”的判断和行为。这种直觉的非理性行为是导致投资者在股市中赔钱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反映是,在牛市期间,整个股市持续上涨,好消息铺天盖地而来。看到我们周围的人都很兴奋,投资者自己也沉浸在这种集体的兴奋中,逐渐忘记了市场风险,以高估值进入市场。相反,在熊市中,各种各样的利润空新闻接踵而至,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对经济和股市感到悲观和失望。虽然此时股市估值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中长期投资收益的机会越来越大,但大家都感到恐惧和悲观,要么非理性抛售,要么观望。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也就是上一次牛市最激动人心的时候,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达到15989亿元,比2014年增长1277%。相反,2018年,当市场持续下滑时,a股市场的平均日成交量仅为3683亿元,不到2015年第二季度成交量的四分之一。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和影响力都在空前的增长,这导致了羊群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微信社交软件中众多的“股票交易讨论组”和“投资讨论组”就是最好的例子。业余投资者中低质量信息的反复传播,加上自我媒体的混合质量,增加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有人开玩笑说,你微信上的股票讨论组数量基本上与你的股票投资收益率成反比。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事实上,不仅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一些不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也很容易陷入这种思维陷阱。总体而言,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无法摆脱从众心理。许多机构投资者在牛市中互相刺激,在熊市中互相安慰。他们的投资倾向于高度趋同,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规避风险的能力。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第二个“思维陷阱”:“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也是许多投资者都会遇到的现象。许多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买了一只股票,当它上涨10%-30%时就卖出,但股票上涨了5-10倍或更多,他们不禁叹了口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大多数都是“锚定效应”。

根据心理学,所谓的“锚定”是指当人们需要对一个事件进行定量估计时,他们会以一些特定的值作为起始值,这就像“锚”一个接一个地落下一样,限制了估计值。事实上,人们充满了主观偏见,缺乏客观合理的分析。

第三个“思维陷阱”:“沉没成本效应”和“损失厌恶”

“沉没成本”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已经支付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如旧生产线已被完全废弃并被新技术或新产品完全替代。现代金融心理学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在投资决策中,人们往往故意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不是理性地面对和果断地纠正,以避免因投资失误和投资损失而造成的“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一些投资者不断在他们所做的错误投资上增加头寸,试图让损失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少,在心理上更“舒服”。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沉没成本效应”源于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应”。“损失厌恶”,也称为“损失回避”,意思是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他们认为损失更难以承受。研究表明,相同损失量的负效用大约是相同收入量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不一致。当涉及收入时,人们表现出风险厌恶,倾向于锁定收入;相反,当涉及损失时,人们在寻找风险,并倾向于继续冒险。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一只股票产生10%-20%的收益时,就会有一种“卖出股票,锁定收益,安于现状”的冲动。但通常在卖出后,股票会继续翻倍。相反,当一只股票遭受10%-20%的损失时,“再等一会儿,等它回到资本时我就卖掉它”的心理就会在心中升起,但是股票继续下跌,损失越来越大,扩大到30%、50%和70%。面对越来越多的浮动损失,许多投资者选择了“遗忘”,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僵尸账户”损失巨大的根本原因。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第四个“思维陷阱”:“验证陷阱”

“证实证据陷阱”,也称“证实偏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情感偏好选择和解释事件信息,而不是客观、全面地选择信息并辩证地加以解释。在股票投资中,许多投资者习惯性地选择和接受与自己行为和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对与自己不同的信息选择“隔离”或“屏蔽”,从而无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本质做出客观判断,错失了避开股市“地雷”的机会。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许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后,该公司“看起来更漂亮,看起来更有前途”。事实上,作者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损失率很大。2014年下半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作者和几个朋友开始关注两家公司。当时,大多数经纪研究报告将这两家公司评为“增持”或“买入”。他们的主要逻辑是,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会促进商业广告业的稳步增长,而这两家公司作为国内广告业的龙头企业,也在大规模收购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具有较强的“外延”增长、扩大市场份额和明显的规模效应。此外,他们指出,上述两家公司的许多外资并购都有“基于绩效的”“股权激励”或“博弈协议”,这将有效地保证并购方的绩效快速增长。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当时,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数据,越来越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投资目标。结果呢?在2015年下半年,两家公司表现出“悬崖般”的下降,最高降幅分别达到89.4%和85.4%。截至目前(2020年6月10日),这两家公司的股价仅为2015年高点的一半和三分之一。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现在回想起来,作者和朋友们当时对这两家公司的看法显然陷入了“验证陷阱”。在正确投资和股价上涨的强烈主观愿望下,作者当时选择和解读的信息是两家公司的利好消息。相反,作者没有理性地多问几个“是”或“为什么”。例如: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人类智力和多样化创造力的产业(不同于生产标准化产品的“规模经济”、“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商业并购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效应是否明显?

-具有巨大文化差异的不同公司的合并和收购能产生一致的“协同效应”吗?

-与M&A对象签署的“赌博协议”真的能保证其利润增长吗?

——优秀广告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是公司的品牌和管理机制不容易改变,还是核心创意人员容易跳槽?

-与两家公司原有部分的“内生”增长相比,M&A部分的“外延”增长真的可靠吗?

-当时,两家公司的市盈率超过35倍,甚至50倍或70倍。公司的业绩能否在未来3-5年内实现超过30%的复利增长?

回顾过去,如果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多问自己上述问题,他们就能有效地避免大规模的损失。

第五个思维陷阱:预测陷阱

“估计和预测陷阱”是指个体投资者基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主观推断,在没有掌握和分析足够的商业信息的情况下,对整个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做出错误的预测,导致投资损失。就宏观预测而言,在市场情绪的影响下,许多投资者对整个股市往往过于乐观(上涨时)或过于悲观(下跌时)。在个股投资方面,投资者很容易“看不到泰山”,用片面理解某些信息来代替全面的信息获取和辩证分析。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作者清楚地记得,在2015年4月至5月,他周围的大多数人都对市场非常乐观,包括专业经纪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当时,许多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告诉我们:在“政策”、“基本面”和“资金”的叠加影响下,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性的牛市,许多知名分析师高喊“上交所10000点不是梦”。作者和他身边的许多人都沉浸在这个信息海洋中,狂热取代了谨慎,感性取代了理性。我们兴奋地在媒体上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数据和结论”,并不断将我们的银行存款存入股票账户,以免错过我们生活中最罕见的投资时代。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同时,在个股的研究和投资中,我们也被铺天盖地的乐观文章所包围,从而忘记了投资的基本逻辑和规律。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还在考虑估值,你已经输了!”因此,许多人渴望购买“尚未上涨”或“将继续上涨”的各种股票,许多人只是对一家上市公司略知一二,甚至只是“闲谈”,就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整个仓库。许多散户投资者在购买公司股票之前,对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行业竞争格局和外部环境的了解有限。在以高价收购这些公司后,投资者被市场锁定了好几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赔钱了。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第六个“思维陷阱”:“思维定势”

“框架陷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因为他们局限于现有的信息或认知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并习惯于从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事物。在股票市场投资中,投资者的“刻板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一种是,一只股票的股价趋势通常是重复的,并且可以通过以前的股价图来预测。因此,买卖股票的决定只能通过所谓的“k线技术”和“波段理论”来作出。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事实上,一家公司过去的股票走势并不直接与该公司未来的股价走势相关,而是取决于该公司未来的中长期经营状况(如收入、利润、现金流和企业竞争优势)。许多投资者只根据过去的股价进行所谓的股价“趋势预测”或“盒子判断”,这反映了他们在思维框架上的局限性,很容易错过超额收益或导致亏损。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2000年,作者目睹了一只大牛市的股票价格从100元跌到了90元。从“k线”开始,它跌破“30天移动平均线”,并立即买入。结果呢?一年多之后,该股股价跌破50元,作者在该股的损失超过50%(该股随后下跌至5.6元)。如果作者没有在暑假期间在深圳媒体工作,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可能还没有解决。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跳出“思维陷阱”,散户投资者也可以在股市中获得长期利润

我们之所以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六大“思维陷阱”,是希望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反思自己在投资决策中的失误,从而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更加科学合理。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跳出“思维陷阱”,散户投资者也可以长期在股市中获利,我身边有很多成功的投资者案例。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虽然上述“思维陷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根源是相同的,即投资者使用主观和感性的知识,而不是客观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使我们的认知和判断更加客观和理性呢?

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20年的投资实践,分享一些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思考和投资方法:

首先,要时刻提醒自己,以上六个“思维陷阱”随时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所以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思考决定出路”,你可以通过每隔一小段时间(如一周)比较一下上面列出的错误思维模式,来反思自己的投资思维中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尤其是当市场情绪极端(“一边倒”或“一边倒”的空)时,投资者应该更加警惕上述“思维陷阱”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其次,让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成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并保持自己在投资中做相反事情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远离市场,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冷静下来,在股票投资中保持辩证冷静的态度。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我们是在投资一家上市公司,而不是在炒股。然后,在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进行理性分析后,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策。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在公众疯狂时保持冷静和谨慎,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公众对果断加仓的恐惧中,他们将从中长期获得超额利润。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第三,建立相对合理客观的投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避免投资的主观随意性。为了尽可能地克服自己的主观感受,作者建立了一个“六问”系统,要求自己在交易前尽可能清楚地回答这六个问题:

1.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与其他同行相比,该公司在细分领域是否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2.我接触过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吗?你感觉和评价如何?

3.公司在过去的五年里赚钱了吗?赚钱的能力和效果有没有逐渐提高?公司在过去的五年里是赚了真钱(正现金流)还是必须继续投资其利润(价值陷阱)?

4.我能理解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吗?你有没有发现与中国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哪些方面与世界上优秀的同行大不相同?原因何在?

5.近年来,相关产业的格局是否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呢?你和这个行业的一些专家谈过了吗?他们怎么想?

6.该公司目前的估值是多少?按现在的价格值得买吗?如果公司股价下跌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我有信心低价买入或卖出空股票吗?

五年来,笔者坚持实施自己建立的“六大问题”体系,有效地避免了许多不可靠的“概念股”、“垃圾股”、“新闻股”和“庄股”。大多数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和实施自己的投资决策机制,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第四,我建议a股投资者应该做到五个“坚决不买”,以避免股市的“地雷”。这是作者结合自己从1999年到2015年的经验教训建立的“刚性学科”。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你似乎错过了一些让你在短期内发财的“妖股”和“壮股”,但它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主要如下: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1.永远不要购买上市时间不到两年的新股。由于全球货币扩散等原因,新股发行溢价在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存在。香港著名股票分析师张化桥先生曾经计算过,香港股市80%的公司将在两年内跌破发行价。目前,a股仍是一个转型中的新资本市场,在新股发行机制上有其深刻的“中国特色”,新股溢价发行也很普遍。据统计,从2016年到2018年5月,719家新上市a股公司中,有53.8%(387家)在上市两年后的第一天跌破收盘价。从表面上看,a股市场似乎有大约一半的盈利机会,但实际回报率远低于这个数字。因为很多新股在上市后往往会关闭几天,我们根本就买不到股票。例如,据准确统计,在2016年新上市的227家公司中,有94.7%(215家公司)低于上市后第二天的收盘价,投资者可以自由购买。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2.坚决不购买总市值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低于50亿元人民币、动态估值超过50倍的公司股票。原因很简单:这些股票更有可能被一些短期基金“拥抱”或“追逐”,因为它们的板块较小。一旦人气崩溃,投资者将相互践踏,遭受重大损失。我相信,经历过2015年“牛市-熊市转变”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经历。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3.坚决拒绝收购近五年现金流不佳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财务“水分”的概率更高。从财务报表的技术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调整”现金流比调整营业收入和利润要困难得多。所谓“新手看损益表,老手看现金流量表”就是原因。例如,对于一个营业收入和利润似乎逐年增加的公司,如果5年内的营业现金流量连续两年以上为负(想想如果你的家庭支出发生这种情况,结果会好吗),或者如果5年内的投资现金流量大幅增加(即公司再次投资利润,但实际上并没有为股东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润),我们对这样的公司应该特别谨慎。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4.坚决不要购买短期内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公司,因为这类公司股价被高估的可能性非常高。你可以看看“5g概念”、“石墨烯概念”、“一路走来”和“新能源概念”,以及几年前升温的“苹果概念股”和“三星概念股”。

5.坚决不要购买那些产品或服务你不能接触的公司。因为你感觉不到这样一个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不能开始研究它,它更容易被愚弄。投资需要“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学会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通过实事求是来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上必须有一种以上的盈利方式,没有一种投资方式可以覆盖所有的公司。作者本人在交易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愿意“笨手笨脚”,所以他在实践的基础上采用了这样一套相对稳定的方法。

最后,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研究和投资,而只是想在股票市场赚钱,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购买指数基金比个人抛盘更好。由于指数基金独特的计算和投资方法,从长远来看,指数基金将击败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甚至是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分享一组数据: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沪深300指数的增长率分别超过了国内股票型(包括部分股票型)公共基金的49.5%、68.5%、48.5%和45.8%。更有趣的是,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交所50etf指数基金的回报率分别超过了国内股票型(包括部分股票型)公共基金的81.2%、86.0%、81.6%和47.5%。换句话说,在过去的四年里,指数基金的累积回报率击败了市场上大多数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者的平均回报率低于公共基金产品的平均水平。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喜欢研究投资的朋友建议读一些解释巴菲特“价值投资哲学”的书,比如邱国禄先生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和丹斌先生的《时间的玫瑰》,然后慢慢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投资往往是“伪造的”。我们伪造了糟糕的、低劣的、假冒的和平庸的公司,我们离股市的持续上涨不远了。

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作者简介:林志峰,武汉大学新闻专业本科生,美国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深圳海关工作8年后主动下海。他曾在深圳一家知名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担任高管,目前在美国西雅图学习。他还在中国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兼职顾问。(

标题:总有“陷阱”在股市等着你——一个五年五倍收益者的教训和体会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07471.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