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证监会对信披违规开具30张罚单
本篇文章1352字,读完约3分钟
主持人孙华: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在对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进行执法。今天,本刊梳理了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的罚款数额,以及沪深两市的监管措施、数据和专家意见,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侯
上市公司面临越来越严厉的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已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发出80份罚款通知。从这些罚款中可以看出,信息披露违规的比例仍然很高,涉及信息披露违规的罚款有30起,占37.5%。
“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必须加强行政监督,严格查处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立法,严格查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增加信息披露的犯罪成本。行政处罚和刑事调查都应该是困难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信息披露的严格监管对于未来注册制度的实施非常重要。
董登新表示,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质量大幅提高,查处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逐年大幅增加。尤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技板块试点注册制度,在发行审核中更加注重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披露质量被视为上市公司质量的基准。今后,注册制度的实施必须有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监管的威慑力,这也是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净化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在对上市公司违法信息披露进行执法。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数据,2016年至2018年,共有170起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案件受到处罚,罚款总额为2.0161亿元,共有80人被禁止上市。问责对象为董、、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共有1202人次,共罚款113名责任人,19起涉嫌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
7月5日,康德新因涉嫌非法信息披露被证监会处罚,主要责任人员也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讲真话,做真实的账目,及时说话,牢牢把握‘四条底线’,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操纵股价,不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中国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的执法力度,净化市场生态,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信息披露不及时、虚假披露等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一直是资本市场违规行为的重灾区,主要涉及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误导性陈述和不当披露。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法成本较低,非法成本与非法收益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匹配,外部审计机构和民事赔偿集体诉讼机制缺乏独立性,使得中小投资者难以通过法律手段获得赔偿,导致信息披露违规事件频发。
因此,张立超建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和评估,加大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的问责机制。前期,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将承担集体诉讼责任,推进金融法院等专业司法机构,理顺民事赔偿机制。
记者了解到,鉴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较低,法律方面很快会有实质性进展。中国证监会正与有关方面合作,推动尽快修订和完善《证券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计划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对不诚实行为实施联合处罚,有效增加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成本。
标题:今年证监会对信披违规开具30张罚单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29157.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