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资本雷杰: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行业投资选择
本篇文章8478字,读完约21分钟
马龙首都雷杰:COVID-19流行病影响下的行业投资选择 自2019年12月COVID-19流行病爆发以来,全球已有400多万人感染,近30万人死于该病毒。疫情的爆发导致各国经济活动急剧下滑,市场信心丧失,消费和投资需求萎缩,全球供应链严重中断,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历史罕见疫情的影响下,如何投资和选择哪些行业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将分析疫情对不同行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进而判断疫情影响下行业的投资选择和策略。
首先,COVID-19流行病只是一种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
关于疫情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主流观点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疫情将导致全球大萧条,危机程度甚至超过1929年,并将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另一些人认为,这种流行病只是一种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在这种流行病得到控制并辅之以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全球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这种流行病不会引发全球大萧条。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在两种传导机制上存在问题:首先,在金本位制度下,央行未能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导致近1万家银行倒闭;第二,银行倒闭和恐慌性不愿放贷阻断了正常的信贷传导机制,资金无法传导到企业,加剧了经济崩溃。这两个问题在这场流行病中已不复存在。美联储和央行都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金融机构仍然健康,信贷传导机制没有问题。因此,这场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更像是一场“自然灾害”,而非大萧条。
从全球疫情、恢复工作和生产、资本市场表现等方面来看,伯南克的观点更接近实际发展。中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欧美等国家已度过疫情爆发期,正逐步开始恢复工作和生产。美国股市在经历了短暂而迅速的下跌后迅速反弹,反映出投资者的一致预期,即这种流行病只是一种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不会导致大萧条。与此同时,世界正在加紧研发疫苗和COVID-19中的特定药物。许多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紧急投入使用,这将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尽管疫情对经济的整体影响不会导致长期的萧条,但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重停产、停产、停课和停学。一方面,它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但另一方面,它在短期内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COVID-19流行病对各行业的短期影响
(1)短期内,选择性消费、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旅游限制和物流中断,许多行业在短期内受到很大影响,主要包括交通、餐饮、住宿、线下娱乐、物流、纺织服装、汽车、消费电子、商业地产、家电家装、大宗商品等行业。
在交通方面,中国第一季度完成了18.5亿人次的客流量,同比下降58.4%。在餐饮方面,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与去年春节相比,78%的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损失了100%的营业收入。在住宿和旅游方面,携程第一季度的运营亏损为17.5亿至18.5亿元人民币。由于隔离政策,线下娱乐的运营基本停滞不前,影院关闭,演出取消,ktv关闭。在物流和运输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需求出现负增长,社会物流总成本大幅下降。在服装和纺织行业,根据统计局的统计,第一季度中国服装、鞋、帽和针织面料的零售额同比下降32.2%。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销售量一直在下降。第一季度,行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1%,总利润同比下降80.2%。根据idc的数据,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0.3%。商业地产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商业和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1%。
与此同时,这种流行病加剧了共享经济、人工智能、金融技术等已经泡沫化的领域。优步和lyft上市后继续亏损,wework的ipo计划流产。airbnb的估值降至260亿美元,较最新一轮融资下降了16%。据报道,airbnb计划裁员1900人,优步计划裁员3700人,lyft计划裁员982人。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室到共享寄宿家庭,在疫情爆发后,他们都面临着类似悬崖的生意。据报道,人工智能独角兽上塘科技和迪法恩科技也推迟了在香港的ipo计划。
(2)强制消费、军工等行业短期内不受疫情影响
当疫情肆虐时,一些行业运转正常,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食品和饮料以及日用品。此外,由于其特殊性,军工企业也较少受到疫情的影响。
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农业部门在第一季度保持了高增长,而食品、饮料和日用品部门基本持平。第一季度,强制性消费领域的整体利润增长率达到25.8%。
军工行业也较少受到疫情的影响。国资委表示,军工企业年初设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不会改变,军工中央企业将努力实现年初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一些军工上市公司也在公告中表示,疫情预计对全年影响有限。
(3)医疗、互联网和其他行业在短期内受益于这一流行病
短期内受益于该流行病的少数行业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参与抗击该流行病的行业,另一类是受益于流行病隔离政策的行业。
直接参与抗击疫情的行业包括医疗救治和医疗信息化,如口罩和耗材、疫苗研发、血液制品、相关药物、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呼吸机、额温枪、医疗信息化等。从相关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出,阶段性业绩大幅提升。例如,从事核酸检测的金奎大基因(22.890,0.12,0.53%)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9%,生产呼吸机的于越医疗(34.990,0.00,0.00%)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参与抗击疫情的股市创造了历史
受益于疫情隔离政策的行业主要包括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游戏、视频和电子商务。数据显示,2020年初,高效办公应用的下载量增长了70%以上,在线教育用户同比增长了22%。包括游戏和视频在内的在线娱乐大幅增长,手机游戏和视频应用的下载量和收入也同比大幅增长。消费者的网上消费意愿显著提高。2020年前两个月,网上零售渗透率达到21.5%,增幅为五年来最高;对新兴电子商务的需求正在井喷,行业平均每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1.46%。
第三,COVID-19流行后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
(1)疫情过后,餐饮、住宿、线下娱乐、交通和新旧基础设施将迅速反弹
食品和饮料消费正在迅速回升。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3月26日,餐饮服务行业的恢复率已经达到80%左右。据Qunar.com介绍,在北京应急降级消息发布后的半个小时内,北京出发机票的预订量同比增长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游产品的搜索量也增长了3倍。随着国家隔离政策的放开,旅游、住宿和交通行业将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下迅速反弹,而线下娱乐预计将在开业后经历类似餐饮业的反弹。
此外,随着中国外需疲软和疫情后消费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新老基础设施产业将明显受益。在疫情期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
(2)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在疫情爆发后出现微弱反弹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61元,实际下降3.9%;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实际下降12.5%;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17.9%上升到2019年的52.1%。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公布的失业率仅为5.9%,但疫情造成的实际失业率却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因此,单位价格较高的非必需品消费反弹不容乐观,主要包括珠宝、奢侈品和大型耐用消费品。此外,海外疫情的爆发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将使进口依赖原材料或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难以迅速恢复,主要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纺织服装等行业。
(3)疫情过后,游戏、视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和防疫产品等行业的繁荣将难以维持
游戏和视频行业受益于疫情隔离政策,但随着工作恢复后休闲时间的减少和线下娱乐的逐步开放,游戏和视频等在线娱乐市场将受到挤压,预计将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正常状态。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的体验效果远不如线下,大多数新用户在返回工作岗位后会回到现有的线下模式。
疫情爆发导致的防疫产品需求激增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疫情的缓解,许多企业可能面临因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以口罩为例,国内企业在经历了产能短缺和价格飙升后,纷纷扩大和转向口罩产能,国内产能达到每天2亿只口罩。产能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口罩价格的大幅下降,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价格已经减半。
第四,从长远来看,COVID-19流行病将加速一些产业链的向外迁移
由于COVID-19疫情暴露出的基本防疫物资生产能力不足,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空国内产业的严重集中化和一些关键供应链回归的必要性。以原料药为例,世界上90%的维生素C产自中国;60%从日本进口的抗生素来自中国;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进口的抗生素有40%来自中国。
在后流行病时代,西方大国将开始构建更加独立、完整和安全的产业链,反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疫情爆发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提到,美国政府应该为美国企业回国支付费用。日本最近启动的经济刺激计划将花费2200亿日元帮助日本企业回国。与此同时,疫情加深了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差距,社交媒体上的“口水战”持续不断,进一步推动了反全球化的趋势。
根据美国商会对中美两国239家中资企业的调查,22.7%的企业将把供应链移出中国,19.7%的企业正在考虑把部分或全部制造业移出中国。普华永道对中国大陆台资企业的调查显示,40%的企业计划调整供应链和采购策略,39%的企业计划将未来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29%的企业计划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
(一)受成本因素影响,产业链向外移动
从历史角度看,低端制造业从成本较高的国家向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是一种趋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皮革制造等。)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地租的增加,近年来大规模地迁出。移民地包括成本较低的印度和东南亚,其中越南近年来发展和完善了较为完整的低端制造业,包括纺织品、运动鞋、家具和电子产品组装。
(2)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产业链向外转移
中美贸易战使许多相关行业的制造商意识到在中国建厂所面临的风险,包括电子组装、光伏、家用和宠物食品等。,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贸易战后工业的外移。三星在越南建立了八家工厂和一个R&D中心,雇佣了大约16万名当地工人。2018年,越南出口总额达到600亿美元,占越南出口总额的近25%。调查显示,台资消费电子产业链制造商普遍有明确的迁出计划,目的地集中在印度、东南亚等地。,以避免中国大陆生产能力过度集中造成的各种风险。以中冲和配第为代表的宠物食品出口企业纷纷投资海外产能,对美国的出口订单预计将逐步转移,从而降低关税影响,规避贸易战风险。
(3)由COVID-19流行病产生的产业链已经向外移动
首先,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链将逐渐回归。例如,原料药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印度和西欧为主的全球产能供应格局。然而,在COVID-19的肺炎疫情造成的产业链中断,导致欧美市场部分药品生产和供应短缺,价格上涨明显。西方国家可能会引导一些原材料医药行业回归,避免类似的危机。第二,西方国家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推动供应链布局的多样化。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等行业深深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由于供应链的多元化,将导致部分国内产能的转移。
V.COVID-19流行病后中长期投资机会的前景
(一)深度参与全球分工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塑将对各环节的参与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深度参与全球分工的国内企业在面临产业链转移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企业能够跟上终端客户的步伐,及时在海外投资和部署新的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产业链迁移的影响。其中,电子行业相关企业最具代表性。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战升级、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部分产能向东南亚转移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李勋精密(46.640%,-0.61%,-1.29%)在越投资超过17亿元人民币,配合下游组装厂的搬迁,实现供应链本地化,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芬达科技在越南设立了子公司,进一步优化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战略布局,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以便及时了解和跟进客户需求。
第二类企业本身有转移生产能力的意愿,但这种生产能力的海外分布相对成熟,很难实现生产能力的向外转移。例如,近年来,马来西亚得益于其在半导体研发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完善的商业法律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已成为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国内企业更难直接在当地建厂。生产能力的间接转移只能通过并购来实现。自2018年以来,通福微电子(24.360,-0.17,-0.69),华天科技(13.260,
第三类企业主要是与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的生产企业(如原料药和呼吸机等)。)。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加强了各国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明确提出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回国的背景下,国内相关企业很难仅仅通过将产业链外移来减少影响。
(2)外向型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引发的产业链重组将对出口型企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这类企业的投资应该谨慎。然而,一些主要关注外部需求的制造企业已经提前意识到海外产能布局的重要性,并在海外建厂以避免上述负面影响。以家居行业为例,古佳家园(42.290,0.94,2.27%)在马来西亚设厂,梦幻百合(22.610,0.37,1.66%)在泰国、美国、塞尔维亚和西班牙设厂,西林门(12.270,0.69,5.96%)在泰国设厂,但国内规模小、无海外产能的厂商面临订单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困境。但是,考虑到海外工厂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可能还需要时间来培养,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3)国内需求导向型产业长期不受疫情、贸易战等因素影响
强制性消费品行业涵盖居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消费品。下游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空市场广阔,产业成熟,竞争格局稳定。此外,由于下游需求刚性和单位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行业运行不受经济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其业绩很少出现大幅波动,成为理想的投资轨道。一些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如海天叶巍(107.340,-1.38,-1.27%)和双汇发展(41.580,-1.25,-2.92%)也诞生在这个行业。
虽然同一个消费类别下的可选择消费长期不受贸易战和流行病的影响,但供给方受到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需求方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缓慢,导致汽车、消费电子、高端电器和奢侈品等可选择消费行业中单位价格较高的子行业受到冲击,被称为“消费退化”。
对于有国内需求的行业,如农业、交通和环保设备,需要进行更详细和具体的分析。如果说水产养殖企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绩效波动较大,那么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特色的“猪周期”。虽然养猪龙头企业沐源(116.600,-6.70,-5.43%)今年的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但该行业以往的经营业绩波动较大,许多企业屡赚不赔,投资者难以获得稳定的回报。
(4)国内替代和独立控制给相关产业带来明显的投资机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一些特定行业,国内企业的制造技术和技术能力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同时,依靠自身的成本优势和本地化优势,国内替代这些行业的产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主要包括高铁零部件、半导体设备和高端设备中的医疗设备。例如,高铁部件中的刹车片和受电弓已经大规模本地化;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和分选设备已进入国内主要半导体生产线,并分批装运。医疗设备过去被海外巨头垄断。现在,像监视器和dr这样的大型设备在中国已经基本被取代,超声波、ct和mri也在迎头赶上。在此期间,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迈瑞医疗(260.100,-6.11,-2.30%)和安科、UIH等独角兽企业诞生了。
相关政策也促进了国内替代。例如,机器人“十三五”规划(13.490,-0.04,-0.30%)提出“十三五”期间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国产化率应达到5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应达到30%。虽然由于wto的要求,国内替代不能成为一项明确的政策,但事实上,许多行业,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对产品的国产化率都有窗口指导,国内企业在关键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产品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将从中受益。
自主性和可控性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安全水平的指导思想。“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明确提出要建立保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在深海、深海、深空、深蓝等领域发展战略性高技术。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产业、软件、军事装备、北斗产业链,aviation/き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国家安全信息泄露事件表明,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存在后门隐患和漏洞风险。软件产品实现自主控制迫在眉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信息安全等行业将长期受益。军工行业的自主控制主要集中在上游基础领域和下游关键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高端合金以及北斗导航系统、航空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关键领域的基础软件。
(5)需要认真把握产业政策支持的产业
在“赶超战略”和“战备思维”的指导下,近年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对光伏、风电、电池板、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然而,与国际产业相比,这些产业大多不具备比较优势,往往依靠政策支持来实现超前发展。例如,20年前,当中国鼓励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产业时,它们的技术和成本还无法与其他发电方式竞争,它们需要高额补贴才能生存。经过20年的技术发展,光伏和风电基本具备廉价上网的条件,行业已经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同时,产业政策推动的产业往往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主要是制造业和装配业,上游核心设备和原材料往往依赖进口。当国内产能形成时,国外先进产能已经投产。在“投产滞后”的情况下,这些行业需要稳定的资本投资。以面板行业为例,生产所需的核心设备(如蒸发设备)和核心原材料(如玻璃基板、光刻胶和涂层材料)仍依赖进口。面板生产位于整个工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的底部。技术迭代导致BOE和其他企业需要持续的巨额资本投资。在地方政府大量补贴的情况下,行业内企业仍然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增收而不增收”的现象长期受到批评。
这些行业具有高资本投资和高产值的特点,成为地方政府追求gdp指标的宠儿。地方政府竞相吸引投资、扩大产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也使得信贷、股权等资金大量涌入,往往导致上述行业产能快速过剩、产品价格下跌、经营困难,甚至破产重组。光伏、风力发电、动力电池、芯片等行业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6)资本追逐的热门行业需要冷静对待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共享经济、金融技术、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追捧,催生了这些行业的估值泡沫。在过去的20年里,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封闭的市场环境,互联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软银(Softbank)为代表的投资机构获得了巨额利润,那些希望获得超额回报的投资机构押注于新的投资渠道,这些行业已成为各种机构争夺的下一个方向。然而,这些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表明,像c互联网这样爆炸式增长的行业可能仍然不会出现,软银最近在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失败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7)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是规避投资风险的最佳途径
投资的目的应该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必要考虑被投资企业是否真正具备上述两个属性。偏离这个价值的投资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例如,许多公司以大数据的名义徘徊在灰色地带,非法收集用户隐私以获取利润。高价幼儿园使基础教育产业化,并利用公共福利牟利,这加剧了教育不平等。制药生物产业的销售费用全年都很高。在医药行业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和加大反腐力度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进入了一个体制改革时期。对上述行业的投资应谨慎对待。
六.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投资策略
(1)关注中短期内上市公司增加收入的机会
从短期来看,在疫情爆发后能够迅速反弹的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数量将会增加,预计在锁定期结束后将会实现理想的回报。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的再融资规定,彻底放松了上市公司的固定收益增长。固定收益价格折扣较低,股票锁定期较短,股票减持不受限制。自新规发布以来,空之前的市场一直很活跃,已有400多家公司发布或更新了固定增长计划。目前,疫情尚未结束,全球股市在经历大幅下跌后仍处于调整阶段,经济基本面尚未恢复。预计今年股市将保持低位。随着全球疫情放缓,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到位,市场信心将逐渐恢复。预计受疫情影响的上市公司短期内的业绩将在明年大幅反弹,这将推高股价。
(二)长期应贯彻价值投资理念,重视高增长行业的龙头企业
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技术等高增长产业市场广阔、技术壁垒高、国内替代趋势明显,企业可以充分享受产业增长带来的红利。在这些行业中,市场份额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享受市场增长红利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增长率。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是关注企业的成长,高成长性行业的龙头企业应该是一、二级市场投资的最佳选择。
标题:龙马资本雷杰: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行业投资选择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09041.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