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贸匹配经济新常态 电子化数字流取代物理性贸易流
本篇文章1333字,读完约3分钟
专家认为,新的对外贸易允许需求方和供应方一键交易,这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中间成本,提高了响应效率
我们的见习记者倪楠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呈现出新气象。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不断升级,海外经济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正在转变为新的对外贸易。”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表示,这些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其次,贸易对象不断多样化,这也是一定程度上应对贸易摩擦的需要。另外,交易服务平台智能化、大数据化,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跨境资本管理和汇率政策更合理,更有效地服务于对外贸易。
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无论是贸易规模还是国际市场份额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全年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0%,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在提高贸易质量和优化贸易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商品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58.4%,集成电路、汽车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5.3%和8.2%。一般贸易贡献增加,出口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7.8%,提升了产业链价值和贸易竞争力。
对此,潘向东认为,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方结构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需要升级。其次,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出口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增加了相关产品的进口需求。
贸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形式创新不断加强,新形式、新模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大庆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从电子商务物流和供应链角度分析了数字新外贸的贡献和表现。
杨大庆认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加”等战略的全面推进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实物贸易流已经成为电子数字流。
“一方面,新的对外贸易实现了货物、人员、货币、道路、仓库和运输工具的数字化、高效和准确匹配,形成了数字化的贸易供应链。另一方面,以需求为中心,我们追求的是由供求驱动的拉动式供应链,而不是过去由生产和供应主导的推动式供应链。”杨大庆进一步告诉记者,新的对外贸易淘汰了传统对外贸易中更多的中间环节,允许需求方和供应方进行一键交易,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中间成本,提高了响应效率。
对外贸易作为“三驾马车”之一,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额的10%以上。同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和互利交流越来越密切,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经贸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潘向东认为,中国将继续建设创新型国家,疫情严重影响了外部需求。新外贸是国内外环境制约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标题:新外贸匹配经济新常态 电子化数字流取代物理性贸易流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14692.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