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融资结构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篇文章2358字,读完约6分钟
■王军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推进金融供给体制改革,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风险处置的节奏和力度,理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
今年以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六个马厩”的目标,金融业加大了反周期调整力度。总量稳定、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运行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以社会融资规模为代表的财务指标增速已见底,6月底达到10.9%。特别是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货币市场宽松。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信贷市场仍然吃紧。
一是由于资产管理的新要求和表外资产的加速归还,信贷扩张更加明显,但社会融资中的非信贷融资有所萎缩;二是对宝商银行、金州银行等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表明决策层决心突破同业拆借,优化金融供给,但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和信用分层的特点,引起了市场对中小银行机构潜在风险的担忧;第三,从信贷结构来看,本行宝贵的信贷资源为基础设施、政府业务(如融资平台)和个人业务(如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和商业贷款)提供了充足的支持,但对传统制造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稍显不足,需要加强,特别是中长期信贷支持是薄弱环节。因此,中央政治局在这次会议上强调,“推进金融供给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是很有针对性的。
为此,为了引导金融机构在下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有效措施,如:切实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补充银行资本;通过政府投资建立和扩大国有担保基金;适度增加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补贴,提高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内部评估机制,实施尽职调查豁免制度,消除存贷款评估联动现象;合理调整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参数,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尊重市场规则,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增强商业可持续性,解决商业银行不愿放贷和不敢放贷的问题。
同时,推进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改革,要特别注意协调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笔者认为,目前中国金融业的主要风险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泡沫严重,房地产金融风险亟待化解。
其次,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源。不良资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信贷资源,而且在金融体系中积累了巨大的潜在风险,这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第三,民营企业信用债券的频繁违约现象没有得到缓解,上市公司雷电事件频发。
第四,一些网络金融产品徘徊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网络金融风险仍然处于高位。
鉴于过去几年在处理和化解风险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特别强调,要把握风险处理的节奏和力度。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更好地应对发展中的风险,在“六个稳定”的基础和前提下有效应对风险,坚持底线思维,采取防范措施,将风险处置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任务结合起来。
推进金融供给结构改革,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效的金融供给,增加有效和高效的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短期而言,主要有两个核心任务:第一,货币政策应该是紧缩和适度的,货币总量应该得到控制,同时保持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必须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本需求,防止总需求的短期快速下降,避免过度的水释放,这将推高债务和杠杆水平。二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以“利率整固”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定价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中长期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结构、融资结构等。,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利用金融技术和互联网改善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在线金融和智能金融,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弥补金融基础设施的不足,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综合统计分析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全社会会计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等。
我们如何“付诸实践,看到实效”?笔者认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坚持回报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和初衷,着眼于国家政策导向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强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因此,有必要围绕民营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产品。我们还应该顺应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实现我们自己的数字转型,利用金融技术降低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最后,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严格遵守风险底线,实现银企合作共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首先是要有效控制和逐步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准确拆除炸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快清理“僵尸企业”;第三,打破数据鸿沟,释放数据红利,加快建立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开放共享大量长期积累的数据,包括工商、税务、海关、征信等公共信息,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资本转移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逐步探索将更多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对复杂跨境业务进行“渗透”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此外,要重视和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强化“三会一层”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维护全体股东权益。
(作者是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标题:调整优化融资结构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29137.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