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耗材治理和进口替代 国产医疗器械的“危”与“机”
本篇文章1410字,读完约4分钟
《科技报》(上海、维基)“今天的医药是明天的高价值耗材!”7月31日,《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改革方案》公布后,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了这样的感叹。
市场有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方案》明确提出要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疗保险准入价格谈判,实现“量入为出”。对于临床消耗量大、采购量大、临床使用成熟且由多家企业生产的高价值医用耗材,探索分类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数量协商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除了“分类收集”,“代码”,“访问”和“零错误率”也成为关键词。中信证券认为,在政策引导下,高值耗材行业有望进一步降低终端价格和渠道湿度。
然而,在产品降价的隐忧下,国产医疗器械的未来并不黯淡。在8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表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呈现出两个良好趋势:一是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其次,创新和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在临床实践中,大量高端医疗器械已经本地化,并逐渐取代进口产品。
在进口替代的道路上,多种因素有助于加快这一进程
近年来,虽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增长强劲,行业增长率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高端医疗器械整体竞争力仍显不足,医疗影像、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领域仍以进口商为主。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医疗器械发展政策,其中国家医疗器械“十三五”规划为国内企业提出了重点研发方向。
目前,中国已经在心血管支架、监护仪、dr和生化诊断产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追溯中国设备细分实现进口替代的成功经验,技术、品牌、性价比和渠道是国内企业成功的关键,政策的推动也不容忽视。利用分级诊断和治疗的东风和基层的大规模生产,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彩色超声、ct、mri和化学发光等许多子行业将被进口产品所取代。自主创新、平台布局和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是中国装备企业除进口替代以外的发展逻辑;疾病谱的变化和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家用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大批量采购将打开外资比例高的高档医院市场,加快进口替代进程。考虑到改革后小企业面临营销优势丧失、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局面,预计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
科学技术委员会帮助医疗器械公司R&D创新
西南证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与目前a股和h股同行相比,拟登陆科技板块的16家医疗器械公司(包括首批上市的新迈医疗和南威医疗)具有更大的稀缺性,产品创新性强,市场竞争力突出。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来看,韩安科技、南威医药、新麦医药、百人医药、好欧博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化建设和项目研发。
郑光恒盛认为,科技局定位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对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技术密集型医疗器械行业大有裨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技术驱动型产业之一,涉及到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等诸多高新技术,也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整体推进。它是科技板块上市推荐指引中重点推荐的行业之一,对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天丰证券指出,随着高值耗材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未来价格将面临压力,更乐观的是医疗器械企业具有持续的产品更新迭代创新能力和成熟的学术推广能力,通过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盈利能力的稳定。特别是对于其他设备和体外诊断产品,在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下,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医院将更加关注设备和耗材的性价比,国内高质量体外诊断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相关公司包括迈瑞医疗、迈克生物、安图生物、万福生物等。
标题:高值耗材治理和进口替代 国产医疗器械的“危”与“机”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29159.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