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催生上下游细分领域龙头
本篇文章1871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李政
近日,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新版规划》)征求意见稿。
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茂甸资产投资研究部负责人表示,中国是一个新能源汽车大国,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然而,由于技术标准的不一致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时间短,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版计划旨在推动中国从新能源汽车大国向新能源汽车强国发展。
根据新版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5%左右,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就此,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40万辆,根据新版计划设定的目标,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扩大到每年500万至600万辆,约为目前规模的4倍。
私募网研究员刘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分析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问题。空的客户体验和售后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该组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先地位持乐观态度
新版计划不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还对产业链的上下游细分进行了精心规划。
对此,茂甸资产投资研究部负责人分析称,新版计划的出台将带来汽车行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构。不仅新能源汽车,而且整个汽车行业在未来都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考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产品选择。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未来的容错空空间更小,品牌淘汰不可避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制造商面临的冲击可能不大,这个市场还远未成熟,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都还在摸索中。制造优质汽车和“国际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未来竞争的焦点。”负责人补充道。
大春基金研究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推广将提供数万个就业机会,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推动下游产业转型,带动大量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机构投资者,他们也从这个新版本的计划中发现了许多投资机会。该负责人表示,从电动汽车制造的角度来看,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是三个核心领域,其余环节与传统汽车没有太大区别。智能制造在这些领域的渗透率已经很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精细化和无人化。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并在电池和电池材料的中上游具有全球影响力。一些制造商已成为海外品牌的供应商,这些领域的领先公司将从行业发展中受益匪浅。”上述大春基金研究部负责人分析。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与相关产业融合
新版规划还提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和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标准体系。
对此,大春基金研究部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仍在推进,未来仍有空。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和经济增长的战略需要。随着产业融合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取得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也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电池和材料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机遇。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将带来电力系统的革命。电力系统的输电、输电、配电、销售、使用和调度将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成为一个智能的有机整体,从而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快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为新能源汽车创造良好环境,在大力推进中建设充换电网络,共同推进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应体系建设。
对此,大春基金研究部负责人分析,面对日益增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充电桩的建设,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充电服务企业与汽车企业开展商业合作。 从而实现充电桩与汽车企业的共同发展,汽车企业可以提高汽车的充电技术,而充电桩企业可以开发充电效率更高、充电时间更短的充电桩。
“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是重中之重。数据显示,公共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不到15%。另一方面,有必要支持充电和替代电力的创新商业模式,并加强公共桩和个人桩。网络接入和互连。”负责人分析了。
标题: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催生上下游细分领域龙头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38297.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