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碧桂园探索民企扶贫新模式
本篇文章2685字,读完约7分钟
作为房企扶贫的尖子生,碧桂园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扶贫的新模式,走上了可造血、可持续、可再生的精准扶贫之路
乡村园林产业扶贫项目广西田东村种苗扶贫
《投资时报》记者周云勋
2019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扶贫日。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福公开介绍,根据中国农村现行扶贫标准,2013-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8000多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2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在832个贫困县中,436个已经脱贫。
中国的减贫加快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中国的全球减贫计划做出了贡献。刘永福认为,精确扶贫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探索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解决方案。
全国“万家企业帮助万家村”运动启动以来,7.64万家民营企业与4.88万个贫困村结成对子,投入工业扶贫资金738亿元,扶贫捐赠129亿元,惠及1163万贫困人口。其中,根据广东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今年4月的统计,广东省各企业在广东省扶贫日期间的捐赠金额已达257.36亿元。私营企业是扶贫的支柱。作为房企扶贫的尖子生,碧桂园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扶贫的新模式,走上了造血、可持续和复制的道路。
从教育开始,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知识是战胜贫困的最好武器。上个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副县长马自东代表东乡族与碧桂园对接了一个重大项目。在第七届中国慈善展上,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建设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这意味着更多的东乡青年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马自东兴奋地说,这是一件好事,弥补了当地职业教育的不足。
教育扶贫是碧桂园公益性扶贫的开端。自1997年以来,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已签发人民币100万元支票,设立钟鸣大学生奖学金。截至2019年,共捐赠3666.6万元,资助10217名学生。杨国强的女儿杨受到了影响,也对教育情有独钟。
2002年,杨国强捐资2.6亿元成立国华纪念中学,这是一所由杨倡导的纯慈善性质的免费中学。自17年前成立以来,该校已培养了3096名学生,其中包括2405名毕业生、707名硕士、120名医生和91名出国深造者。2013年,杨、和国强公益基金会还投资4.5亿元设立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家庭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事实上,碧桂园集团的员工正逐步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积极与社会力量联系,号召社会各界和集团员工参与五项“一个学生资助”和“希望100教育扶贫行动”,并结合今年启动的大规模“学梦行”城市徒步活动为项目募集捐款,累计捐款1983万余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个句子很短,但是很重。教育扶贫是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关键。通过教育减缓贫穷可以提高穷人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这也是碧桂园教育扶贫的初衷。
江西兴国县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田园产业扶贫项目
深入培育9省14县探索4+x扶贫模式
如果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种预防措施,那么以党建、产业、教育和就业为重点的4+x精确扶贫模式,就是碧桂园在扶贫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不断持续造血的进一步深化。
自2018年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碧桂园已明确定位为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帮助广东英德、甘肃东乡、江西兴国等9省14县,惠及3747个村33.6万贫困人口。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150多名优秀人才主动成为扶贫干部,进驻第一线,帮助当地人民持续脱贫。
为了帮助穷人,我们必须首先帮助智力和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机。碧桂园在14个支持县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扶贫第一线党支部。此外,碧桂园还发现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村长,通过他们来推动扶贫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苗木产业绿色扶贫是碧桂园造血扶贫模式的一大特色。碧桂园在帮扶县推进种苗产业,建立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与村集体和农民进行民主协商,通过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碧桂园已将苗木产业推广到12个帮扶县,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1万多贫困家庭增收。目前,兴国、田东、平江、蓝田、新河、禹城、东乡、滦平等10个农场先后出货,产值近2500万元。
结合碧桂园自身的产业优势,集团的产业项目以贫困县为主。2019年,碧桂园在江西省兴国县建设了智能建筑产业基地,首批3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预计每年纳税4000万元;碧桂园还计划在张廉村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建设优质农业发展示范核心区,周边地区将变得富裕和富裕。
同时,碧桂园还积极促进就业和扶贫,培训贫困劳动力59904人,实现就业25918人。月日,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路白内障复明工程。截至7月底,全国已有11.2万名患者接受了治疗。
国华纪念中学学生田园教育扶贫
发起社会扶贫社区,赢得反贫困斗争
企业应提升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平台优势,实现与贫困户的有机融合,脱贫致富。碧桂园副总裁助理、精准扶贫农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认为,这不仅有助于贫困家庭快速脱贫,还能从帮助中受益,充分履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扶贫济困、企业发展的双赢甚至双赢模式,使扶贫模式长期持续。
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孵化了三个社会企业:碧湘农业、加比文化和凤仪假日。例如,碧乡可以改造贫困村庄的自然资源,产生的利润将投资于扶贫或慈善事业的再开发,并与穷人挂钩,造福普通百姓。目前,碧翔共改造了151种扶贫产品,帮助了3万多名贫困人口。
东乡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去年的双十一期间,碧桂园发起了消费者扶贫月,帮助当地销售了1万多只羊,使3000多户建立了自己的卡的贫困家庭受益。今年,碧桂园挖掘了东乡羊、东乡薯、东乡绣三大产业,引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帮助东乡族产业脱贫致富。
消费扶贫是工业扶贫的重要起点。长期以来,碧桂园大力促进消费,帮助穷人,利用集团的20万员工、400万社区业主和许多合作伙伴倡导购买而不是捐赠。自2018年以来,近5000万元的扶贫产品得到推广。
2019年5月20日,碧桂园联合社会力量发起了一个帮助穷人的社区。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在学生资助、助教和农业培训等领域帮助贫困人口。
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具有精益组织、自主决策和灵敏反应的优势。每个人都在拾柴火。碧桂园可以动员其子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其他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事业,促进更大的集群效应和影响力,帮助国家实现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
标题: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碧桂园探索民企扶贫新模式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36493.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蔚来子公司" 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