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第十次会议首提私募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本记者见习记者吴晓彤
11月2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这是首次在财务委员会的十次会议中提及私募行业。
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10月底,共有24,400名私募基金经理在中国基金注册,80,700名私募基金经理在中国基金注册,基金管理规模为13.69万亿元。
“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资源有限、行业标准管理基础薄弱、投资者不成熟等原因。然而,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仍然存在非法集资、非法投资业务、日常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积累的风险也急需解决。”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Color告诉《证券日报》。
11月初,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19年私募股权基金专项检查执法情况,显示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对497家私募股权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引导和发展,私募股权行业整体规范运行水平有所提高,但部分私募股权公司仍存在违规问题。部分私募涉嫌非法集资、挪用基金财产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些私募募集期限不匹配的新旧“资金池”业务;一些私募存在非法集资行为,如宣传推广、向不合格投资者集资、承诺保护资本和收入等。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统计,今年前十个月,中国证监会对7家私募发行公司,即福航投资、广亚投资、恒兆源投资、史圣股权、四川达摩、四川陈豪和中峰昊,进行了罚款。
“从规模和作用来看,私募股权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向《证券日报》表示,作为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在提高a股市场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经济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袁华明认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有效监管是促进私募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监管当局需要在确保市场稳定和活力、促进优胜劣汰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取得平衡。
10月,中国证监会召开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基金研讨会,提出推进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及时修订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办法,逐步清理“假私募”;坚持刀片向内,切实做好登记和归档工作;坚持差别监管,提高监管精度。
8月,中国证监会组织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列举了“伪私募”的几个特征:公开发行、保本保息、实名贷款、未向协会备案。此外,还有一些动机不纯的私募机构,通过虚报信息、先备后筹、少备多筹等方式骗取注册和备案,利用投资者对“注册和备案”法律属性的误解,不正当地增加其信用,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极具欺骗性。
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证监会组织了14000多家私募股权机构进行自查,现场检查了1700多家,处理了400多条涉嫌犯罪的线索,指导基金行业协会清理了14000多家“空空壳”。失去联系、没有展览条件、严重违规的私募股权机构避免了风险的进一步积累。据业内人士称,
标题:金融委第十次会议首提私募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地址:http://www.huangxiaobo.org/hqxw/137862.html
免责声明:环球商业信息网为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下的创投、基金、众筹等项目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本站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环球商业信息网的编辑将予以删除。